东芯股份市值十个交易日翻倍,华为哈勃“卖飞”错失盛宴

2025-08-08 环球老虎财经app HaiPress

连续的大涨,令东芯股份站在了资本市场的“聚光灯”下。

8月7日,东芯股份再度一口气完成“20cm”封板,市值飙升至324亿元。而纵观7月25日至今,该股累计上涨幅度已经高达104%。

资料显示,东芯股份主业为存储芯片,目前业绩尚存亏损状态。不过,凭借持有GPU企业砺算科技37.88%股权,公司最终还是收获了市场的高度青睐。

据了解,7月26日,砺算科技先是推出了首款自研GPU芯片“7G100”及搭载“7G100”的首款显卡“Lisuan eXtreme”,引发外界将对其在自主可控领域成果的认可。与此同时,砺算科技的新品推出也恰逢“良时”;就在近期,有关“H20”芯片风险以及海外半导体芯片领域关税的消息正持续发酵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伴随着东芯股份大涨,一众股东可谓是享受了资本盛宴,但不包括华为哈勃。

据悉,2020年5月华为哈勃以5.17元/股的价格参与东芯股份增资,最终斥资近七千万元获得1326.75万股。然而,在2024年二季度开始,华为哈勃将这一部分持股不断卖出;到2025年一季度末,其已退出东芯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。

东芯股份股价“狂飙”

7月1日,重磅会议有一句含金量十足的关键定调: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,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

8月7日,东芯股份再度实现20%涨停,报收73.2元。至此,最近十个交易日该股累计上涨幅度已经高达104%,市值从不足170亿元蹿升至324亿元。

资料显示,东芯股份本是一家存储芯片企业,主要从事中小容量通用型存储芯片的研发、设计和销售。2024年,公司斥资2亿元参与砺算科技增资,成功认购后者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,拿下37.88%股权。

目前,砺算科技主要从事多层次(可扩展)图形渲染GPU芯片的研发设计。而消息面上看,近期东芯股份之所以被市场资金追逐,或正与其参股的这家GPU公司息息相关。

不久前的7月26日,砺算科技发布了首款自研GPU芯片“7G100”及首款显卡“Lisuan eXtreme”;根据其官方消息,“7G100”GPU支持NRSS动态优化渲染画质,实现对英伟达DLSS技术和AMD FSR技术的对标,搭载“7G100”GPU的“Lisuan eXtreme”取得了良好实测成绩。

对此,外界对于砺算科技此举的意义纷纷予以正向反馈。譬如,华创证券便在研报中指出,“7G100”GPU芯片及“Lisuan eXtreme”显卡,基于TrueGPU天图架构实现从指令集、计算核心到软件栈的完整技术自主,彻底摆脱对第三方IP授权的依赖,标志着国产GPU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领域取得重要进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砺算科技官宣新品后,英伟达因“H20”芯片后门风险遭审查以及美国宣布将对芯片和半导体征收约100%关税的事件也先后发生。由此,A股市场的自主可控概念活跃,而持有砺算科技大量股权的东芯科技进一步受到外界关注。

东芯股份表示,目前砺算科技的相关芯片产品目前尚未产生收入,正在持续进行产品优化提升工作,下一步将进行客户送样及量产。

据砺算科技透露,Lisuan eXtreme系列显卡预计产品送样时间为2025年8月,启动量产时间为2025年9月。

业绩方面,2025年一季度东芯股份实现营收1.42亿元,同比增长33.9%,归母净利润亏损5924万元。

其中,由于一季度砺算科技G100产品仍在研发与产业化阶段,且在未形成销售的情况下持续投入项目研发费用,导致公司在彼时相应确认了投资亏损约1478万元。

华为哈勃“放牛”

伴随着东芯股份暴涨,一众公司股东借此受益。不过,华为哈勃却由于此前在股价相对低位时卖出,遗憾错失“资本盛宴”。

回溯历史,早在2024年二季度,华为哈勃就首次减持东芯股份132.67万股。若以季度均价21.72元估算,可以发现其通过操作获得2882万元。

此后,华为哈勃又于2024年7月1日至10日继续减持公司38.7万股,按期间18.06元均价估算预计再获近700万元。

而在2024年7月11日至9月30日以及2024年四季度,华为哈勃进一步卖出东芯股份270.88万股、442.25万。按照公司两个时间段内17.78元和24.33元均价预估,其分别依托交易收获约4816万元、1.076亿元。

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等等。

纵观2024年,最初持有东芯股份1326.75万股的华为哈勃一共在年内减持884.5万股,涉及金额约1.9亿元。而彼时,公司股价仅位于15至30元之间运行。

进入2025年一季度,华为哈勃退出前东芯股份十大流通股东名单,当季度公司股价仅均值28.4元,计算下来其至少又减持近6000万元。

不过,即便华为哈勃提前“卖飞”了东芯股份,但其对于公司的投资依然称得上比较成功。

据悉,华为哈勃入股东芯股份成本较低。招股书显示,2020年5月其以5.17元/股的价格参与东芯股份增资,认购注册资本1326.75万元,计算下来花费资金只有约6859万元。

更值得一提的是,华为哈勃也称得上是东芯股份与重要客户建立关系的“纽带”。

东芯股份在其招股书中提及,客户A是一家成立于1987年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,双方在2018年开始合作,而华为哈勃与客户A与存在关联关系。

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1至6月,东芯股份对客户A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84.54万元、3720.84万元、2.33亿元和2647.17万元,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.15%、7.25%、29.80%和5.82%。

而东芯股份还曾提及,如公司与哈勃投资股东关系发生变化,可能影响与客户A的销售持续性和稳定性。

那么,现如今华为哈勃的持续减持会否触及这一结果,或值得关注。

长袖善舞的苏商实控人

站在东芯股份背后的掌舵人,是一位多次跨界的江苏商人,且颇为擅长资本运作。

股权结构显示,东芯股份董事长和实控人之一为蒋学明,当前其通过东方恒信集团、苏州东芯科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(有限合伙)等渠道间接对公司进行控制。

据了解,虽然蒋学明正执掌东芯股份,但其并不以芯片起家。上世纪80年代,他先是担任吴江色织厂厂长,随后在乡镇企业变更为民营企业的时代中,将这家纺织工厂改制为吴江东方制衣集团。

2005年,蒋学明又进一步成立东方恒信集团,开始逐步依托集团从传统纺织领域开始将生意转型。之后,他进入过水泥行业,并于后来将东吴水泥推上港股市场;而在2014年,其又透过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》政策看到了芯片行业的前景,遂成立东芯股份。

据了解,东芯股份建立之时正值存储芯片热潮,但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NAND Flash芯片设计的相关公司。此番背景下,蒋学明主导东芯股份向海外收购,最终公司在2015年拿下韩国Fidelix公司30.18%股权,成为控股股东。

而坐拥Fidelix之下,东芯股份于2016年至2020年间推出多款存储芯片相关产品,营收增长至7.8亿元。2021年,公司正式登陆科创板,蒋学明借此收获一个重要资本平台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东芯股份“首秀”之前,蒋学明已于A股市场也掀起过不少风浪。

根据青岛早报早年间报道,1999年至2000年,其通过操作泰山石油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大赚了一把,但在2002年开始的近三年时间中,他又因“坐庄”泰山石油无人接盘导致损失过亿。

2014年,蒋学明入主新民科技,公司随后被南极电商于2015年借壳上市,借此其又成功将控股权成功转让,一来一去之间收获不少浮盈。2018年,世纪鼎利曾公告实控人变更为蒋学明,但是该笔交易最终未能成型。

现如今,蒋学明已经64岁,而其女儿也是东芯股份另一实控人的蒋雨舟已经进入管理层。可见,这位长袖善舞的苏商已经将推进接班事项视作接下来工作的重点。

(责任编辑:zx0600)

免责声明: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,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,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,请给我们留言。
©版权 2009-2020 海外资讯      联系我们   SiteMap